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學歷:瑞芳國小, 徐匯中學, 屏東師院社教系,  北愛荷華大學科教碩士, 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碩士. 學校服務經歷:瑞芳國民小學導師、體育組長、生教組長、家長會幹事、訓導主任、教務主任、總務主任.    協助業務:教育局社會領域輔導團副召、執行秘書, 教育儲蓄戶代表學校業務, 全縣國民中小學圖書採購,     愛的書庫中心推動, 瑞芳區課程中心副召  其他經歷:台北縣教師會第三.四屆監事, 瑞芳鎮愛樂協會理事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學經歷與服務


學歷

瑞芳國小

徐匯中學

屏東師院社會科教育學系

美國北愛荷華大學科學教育碩士

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碩士


學校服務經歷

現任: 新北市貢寮區澳底國民小學校長

瑞芳國民小學導師、體育組長、生教組長

瑞芳國民小學訓導主任、教務主任、總務主任


協助全縣教育經歷

社會領域輔導團副召、執秘

教育儲蓄戶全縣代表學校

全縣國中小圖書採購

全縣愛的書庫推動

瑞芳區課程中心副召


教育相關經歷

台北縣教師會第三、四屆監事

瑞芳鎮愛樂協會理事


獎勵與優良事蹟

98年臺北縣教育局廉潔楷模

97年臺北縣政府師鐸獎


校務推動績效

一、 推動閱讀教育:爭取愛的書庫、推動班級共讀、設立圖書館。

二、 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以老師專長發展「童玩童年」特色課程。

三、 推動資訊教育:爭取資訊種子學校認證提升資訊融入教學。

四、 推動學年展能平台:鼓勵學年自辦各類學生學習成果展現。

五、 協助校園整體環境規劃:協助完成校園2棟大樓興建。

六、 推動空間活化:與社大合作爭取文建會補助活化碩仁校區。

七、 推動教師專業社群進修:結合區策略聯盟分七項議題進修。

八、 推動國中小對話平台:以國中學區劃分建立中小對話機制。

九、 協助辦理全縣國中小學圖書採購:97~98年。

十、 協助全縣教育儲蓄戶業務:97~100年。

2012年4月22日 星期日

校務經營圖像

「教育就是把最好的留給下一代」是我的教育主軸:意涵著


一、 教育是無私的愛:要把最好的留給下一代,必須努力去創造<最好>、去努力排除剃除<不好>,這種努力就是希望與期待<下一代會更好>。

二、 教育的價值是最好的:因為教育經過以<最好>的標準來選擇後留下來的,必須是最好的選擇,是最好的才能留下。

三、 教育是永續傳承的:就是一代傳一代;是生命的傳承、文化的傳承、價值的傳承、更重要的是愛的傳承。

秉持「教育就是把最好的留給下一代」這個主軸,也發展出「適性、成就、精緻」教育理念:

一、 適性:是願景。尊重每個成員、用最適當方法激發最佳能力。教育的公平是創造積極的不公平、讓每一個成員都可以發展自己的潛能,方法各異、目標不同,相同的是擁有最適合的機會。

二、 成就:是動力。激勵每個成員、追求自我實現尊榮感及喜悅。有理想有夢就會有動力與熱情,不僅鼓勵成員依直覺發展自己的夢、更要用盡所有的動力及熱情去完成這個夢。

三、 精緻:是策略。重視每個細節、一次再一次每次都要再進步。重視每一個小細節、環環相扣做最細膩的準備、在重複的歷程中修練、從點滴進步中邁向卓越。

秉持著教育理念發展出的辦學目標是:

一、 營造人文科技永續校園,型塑優質校園文化。

二、 提倡適性揚才追求成就,激勵成員自我實現。

三、 推動創新經營建立品牌,追求學校卓越績效。

四、 建立專業支持資源網絡,共策學校社區發展。



李延昌影像

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


「教育就是把最好的留給下一代」是我的教育主軸:意涵著

一、 教育是無私的愛:因為我們要把最好的要留給下一代,就必須努力去創造<最好>、去努力排除剃除<不好>,這種努力就是希望與期待<下一代會更好>。

二、 教育的價值是最好的:因為教育經過以<最好>的標準來選擇後留下來的,必須是最好的選擇,是最好的才能留下。

三、 教育是永續傳承的:就是一代傳一代;是生命的傳承、文化的傳承、價值的傳承、更重要的是愛的傳承。

秉持「教育就是把最好的留給下一代」這個主軸,也發展出「適性、成就、精緻」教育理念:

一、 適性:是願景。尊重每個成員、用最適當方法激發最佳能力。教育的公平是創造積極的不公平、讓每一個成員都可以發展自己的潛能,方法各異、目標不同,相同的是擁有最適合的機會。

二、 成就:是動力。激勵每個成員、追求自我實現尊榮感及喜悅。有理想有夢就會有動力與熱情,不僅鼓勵成員依直覺發展自己的夢、更要用盡所有的動力及熱情去完成這個夢。

三、 精緻:是策略。重視每個細節、一次再一次每次都要再進步。重視每一個小細節、環環相扣做最細膩的準備、在重複的歷程中修練、從點滴進步中邁向卓越。

秉持著教育理念發展出延昌的辦學目標是:

一、 營造人文科技永續校園,型塑優質校園文化。


二、 提倡適性揚才追求成就,激勵成員自我實現。


三、 推動創新經營建立品牌,追求學校卓越績效。


四、 建立專業支持資源網絡,共策學校社區發展。

就是以當「教育專業好校長」的承諾及要求邁向校長之路。10年的課堂教學、10年的主任行政歷練、再加上推動輔導團業務走訪新北市超過100間國小的特有歷程,延昌堅信自己可以經營出「熱情專業的老師、希望支持的家長」讓孩子在「人文健康校園」中發展出「帶的走的能力」,更期待的是「讓偏鄉孩子都能擁抱未來」。

理想校長圖像

理想的學校校長圖像


我的教育主軸「教育就是把最好的留給下一代」思索起:教育是無私的愛、教育的價值是最好的、教育是永續傳承的,再以「適性、成就、精緻」來達成期待的學校經營圖像。校長儲訓讓我產生一個很大的思惟突破~「改變」是重要特質,理想校長必須具備「正向改變」的能力。

改變:是重要的改變

教育現場經常是複製自己成功的經驗、忽略社會其他階層的思維及時代環境的變化。在職位經驗中追求定位,「定位」就是以民眾的角度及專業的向度思考如何共榮。

不只要跳升為「校長」的思維、甚至要躍越「校長」的高度,校長在學校經營時應以教育為起點、但不應侷限於教育的視野;不只要思索現在的成果更要追求學生永續、真實、真誠的成長。

改變要從自己做起、讓好的改變在自己身上顯現成果、讓好的改變在自己身上被發現、而被發現的「好改變」更會讓周邊的人產生動力、追求更好的改變~~~在自然中無形的影響,「改變從現在開始」。

態度:改變的堅持

校長要跳脫「慣性」,尤其是「技術性成功慣性」。經常由高階思考探索校長存在的價值是甚麼?校長在學校的價值又是甚麼?校長值得留下長遠且有意義的是甚麼?校長想做甚麼或許不難,但校長想留下甚麼、能留下甚麼卻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靜下心來、面對自己、思索未來、重新釐清思維,堅定校長的教育意念,建立一個更具「以學生為價值中心」的教育理念及行政領導思維,而且必須是經得起時間考驗能夠付諸實現的「願」,「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態度越正向、越正確、改變就能越堅持。



精緻:改變的準備

改變,成功的改變,就是需要細膩精緻的準備,注意每一個細節和每一個環扣,也要預測問題及相對因應。在行政流程、在課程與教學領導、在學生輔導諮詢、在教師教學、在學生學習上都要有精緻的準備,從校長對精緻準備的力行、重視和要求,養成學校團隊成員「重視準備的習慣」、建立「尊重每一件事」的文化。

專業:改變的能力

校長要如何「專業」:要訓練真實的功夫:要懂理論、要真實的去教、還要去發展課程:要念書、但更要落實於現場:以行動研究來連結理論與實務現場。校長最大的福利:比別人有更多的增能機會。

校長要「專業」、也要有「專業的團隊」:讓團隊專業需要策略:主任行政先行~~連帶有需求的人一起來~~老師再帶進來。當新的方法及專業出現時原有的反對者慢慢會消失,而是加入改進的團隊。

覺察:改變的實踐

教育不要形式化,而是要有意義化~~學生學習的意義。專業訓練必須落實於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上。辦活動要有學習主題、事後要有檢討回饋、活動後的收尾都是很重要的。

教育不能虛假:要有實踐的專業和細膩度,可以慢,但要有真實與踏實的行動,要有細膩的執行和實踐。

校長要能透過「覺察」讓每一個行政作為從理念到結果的完成都應有真實、確實、而且有價值的改變。我們無法期待每一次都是成功的經驗,但我們必須在經驗中不斷累積能量、觸發新的思維。

幸福:最好的改變

校長是有權利、有影響力、是擁有「有權力的影響力」的人,我們不能只期待有權力的上級單位去改善教育體制、只期待整個社會環境淨化進步、那教育只有空轉。校長沒有抱怨的權利,也沒時間去抱怨,抱怨只會不快樂;應該從「別人沒做甚麼」反思回「我甚麼還沒做」?進而思索「我做了甚麼」、「我能做甚麼」、「我能多做些甚麼」、「我還能多做些甚麼」、、、想到還有這麼多事可以做、想到我還能做這麼多的事,有成就、有滿足、有幸福、就是沒時間抱怨。

「改變」是需要的:從現在開始的改變會讓自己幸福,幸福的改變不只要讓別人看見、更要讓幸福擴大。

理想校長是來創造幸福的人。


自我介紹






自 傳 及 教 育 理 念
瑞芳是我的故鄉,瑞芳國小是我的母校。回到故鄉返回母校第21年了,延昌在這裡看到偏遠地區孩子的需要和家鄉的未來。
學習路上愛相隨  點亮心燈照未來
在瑞小讀書的童年,因為家族和學校的淵源、父親歷任家長委員,每學期父親都到班上頒三本字典鼓勵同學,我的心中都會埋怨「為什麼我沒有」?後來才知道父親是頒給「清寒同學」。
進入徐匯中學,「成己達人」的學校教育方針讓延昌養成了「快樂服務」和「主動學習」。更讓延昌這個鄉下小孩開了視野「原來都市這個樣」,很感謝夏金波主任(後來擔任校長)注意到我的視力問題(當時已超過1000度)嚴重影響學習,請老師幫我調整座位及安排課業輔導。
屏東師院畢業分發回母校,父親帶我到廟裡上香感謝,家父告訴我:「延昌,當老師就是要好好的教書,把瑞芳孩子教好顧好」。那天延昌就許下了「要把瑞芳孩子教好顧好」的承諾。
創造在地人優勢  追求教育公平性
延昌回母校擔任導師、組長就要求自己「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幫助孩子的機會」:84年爭取經費成立第一間電腦教室、85年推動開辦自立午餐、86年開辦學童免費專車,87年推動學校閱讀認證。
民國90年起感謝趙榮景校長鄭福妹校長的帶領,延昌有幸參與校園整體營造「百年傳承  活力新生」。在改建幾年中,看到2位校長為孩子、為學校全心投入奉獻青春;感受到瑞小老師們包容及配合;家長的肯定與支持;回想在學務主任時的「安全維護」、教務主任時配合發展「童玩童年」特色課程、總務主任的「完工驗收」及「後續經費設備」爭取,現在看到孩子們在寬大走廊上跳大繩就會浮上這好難得的經歷、好快樂的感覺。
「平溪線上的綠光寶盒」更是在鄭福妹校長指導下結合「社區大學」、「鄉土藝術家」,導入「藝術介入空間」概念,創造「在地經營永續發展」契機,讓荒廢20年的「碩仁分校」再展生機、發展「瑞芳雙星」特色學校。

協助老師更專業  堅持學生要更好
教與學是學校的核心。當導師時就請家長在班上開「家事課」,和科任老師合作指導學生參加科展,培養小老師協助同學。擔任學務主任時推動「一人一技」、教務主任更整合老師經驗與專長發展「童玩童年」特色課程及「資訊融入教學」、更爭取成為全縣「愛的書庫」中心推動班級共讀,期待透過「閱讀、資訊、活動」建立孩子「有效學習」的能力。補救教學推動及資源班、學前特教班、夜光天使班設立更全面照顧了更弱勢的孩子。
老師的專業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溝通、協調、「承諾」建立良善起點,推動教師自評及教室觀察讓老師打開「教室防線」,找到合作與支持的機會點;再運用「實習教師」的輔導機制更創造了另一個老師們「刺激與學習」平台。活化週三團體進修的思維,結合教師會及瑞芳區策略聯盟推動社群研習,讓專業可以分享;走訪瑞芳分區29間國中小,以「國中小策略合作」促成了「學區內國中小課程銜接」對話平台的建立。
向前向上踏一步  看到教育更進步
配合教育局一區一輔導團政策,瑞芳國小自92年擔任「社會領域輔導團」召集學校,延昌還記得從局長授與「副召集人」聘書時握著我的手說「李主任、辛苦了」。9年來,從全縣鄉土學習地圖規劃製作、版本分析、到以「資源分享、平台共創」理念的分區輔導,更激發進修取得「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碩士」,結合論文成果發展「組織圖學習」教學策略到各校推動。更以社會科的教學專長規劃了學校「鄉土學習步道」課程。
人親土親感謝心  傳承在地教育情
回母校21年來,看到連秀慧校長吳來旺校長朱錫林校長趙校長鄭校長為學校為孩子奉獻的典範,體會出「適性、成就、精緻」教育理念。延昌是以當「好校長」的承諾及要求邁向校長之路,延昌堅信自己可以經營出「熱情專業的老師、希望支持的家長」讓孩子在「人文健康校園」中發展出「帶的走的能力」,繼續回到偏遠地區奉獻「讓偏鄉孩子擁抱未來」。